如何分辨面试你的产品经理水平高低?

通常情况下的面试,都是一个双向匹配的过程,彼此间所思考的因素很多。如果只是单方面的思考个人因素会有很多限制。所以,我在知乎上专门搜了下有关的问题及思考维度,这里摘出几条赞同最高的来回复下标题中的问题。

 

问题:

听了无数人讲面试,但是好像没人问这个问题。请问各位产品大神们怎么知道面试你的人水平高低?这年头跟错人,还是很伤的。不但能力没多大提升,职称上还被压制。

题主补充下,最近真的好想压力面下,面试我的高级产品经理或者产品总监,
如果下属能力比你强怎么办?
你介不介意下属比你赚的多,升的快,
如果你做出一款产品,吐槽你老板的,你怎么提供服务?
聊下你对这个行业生态系统的理解?你怎么理解媒介?
大家看成不成???

在这里明确下出题的本意:防止大家跑偏。
1:有没有捷径可以在别人都7-9年升到产品总监的时候,我3-5年成长成为产品总监?
2: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会使自己更优秀,要不那些中国互联网人为啥老去硅谷呢?怎么快速鉴别你的上司是一个有干货的人?
3:鉴定了他有干货的前提下,你怎么觉得那个方面可以向他学习,他是否能教会你他的长处?态度上是否愿意交?

 

回答:

刘飞 编辑于 2017-10-21

分几个方面说吧。

1 高级的产品经理和产品总监是有一定气质的

这个比较玄学,但我见过的真正高阶的产品经理,和其他的跟我水平相仿和初阶的产品经理,区别的确非常明显。还记得几年前曾经有个区长和随行人员到我们公司,即便大家并没有特地让区长站到前面或者簇拥着走,大家还是一眼能看得出哪个是领导,这是举手投足之间的感觉。
沉稳、思路清晰、状态良好、为人和善,基本是这种气质的组成因素。没错,我见过的P8以上的产品负责人,以及某些公司的产品副总裁,没有哪个是刻薄、话多、活泼以及不礼貌的,有时候跟他们面试就好像在闲聊天,并且总有收获。另外的一些所谓高阶产品经理或者负责人,或者私人办公室里摆着茶具高高在上的、或者面试你比自己面试还紧张的、或者一句话都不愿跟你聊就听你说的,就没那么靠谱了。
如果没法从这些因素来判断,那就从结果上判断:跟他们聊完,是不是心情比较舒畅?还是特别憋屈,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特别糟糕?
之前有个朋友面完我们产品leader,跟我说:面我的那个小姐姐真好,又漂亮又温柔,逻辑特别清晰,也给了我很多建议帮助。就是这感觉。

2 反问阶段的问题

题主准备的问题,真的是不太理想。

题主补充下,最近真的好想压力面下,面试我的高级产品经理或者产品总监,

如果下属能力比你强怎么办?

你介不介意下属比你赚的多,升的快,

如果你做出一款产品,吐槽你老板的,你怎么提供服务?

聊下你对这个行业生态系统的理解?你怎么理解媒介?

除了最后一个还不错外,前两个纯属逗比且很不礼貌(言外之意是“我万一比你牛了你让不让位置?”),第三个是脑筋急转弯类的题目。
你到底是要看你leader的人品、性格,还是看你leader的水平?从前三个问题根本考察不到的,而且显得自己情商很低。
面试的时候几乎都会有“我的问题完了,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的环节,既然我们的目的是看对方的产品水平(有的leader的确颇有气质、领导能力也强,但真的没有多少产品能力),那就问在合理范畴内的相关问题啊。
比较推荐的问题包括:

a. 您怎么看待自己所在的行业?您觉得产品在核心竞争力上跟竞品有哪些差别?

这个可以考察对方对行业和市场的理解,这是做产品的基础。如果要想很久才能回答甚至答不上来,那这个leader应该只是执行型的,对你帮助不大。

b. 您觉得产品经理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刚才交流过后,您觉得我是否具备这些能力?

前半截是问对方对职业的思考,他但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就是一定思考过这些问题的。后半截的问题主要看他是否有洞察力,我们都有自我认知,看他是否能一眼看出我们的优缺点,这也是leader的核心能力。

c. 您刚才说到一个产品上的问题XXXXX,能否问下您觉得要怎样解决?

把刚才他问过的问题回抛过去,可以考察对方最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了。我们通常是回答没那么好的,要是他连我们的回答都不如,那这个leader也可以pass掉了。

d.能不能问下您(和其他团队同事)大概的背景?

其实就是了解对方的经历,这样能够从侧面快速做一个判断,就相当于我们也拿到对方的简历了。不过这个问题存在一定的不礼貌性,要慎重提问,看对方的态度以及自己的议价权力来考量吧。

3 最后的几个问题

题主最后抛出了几个问题,我没太看懂跟辨别对方水平高低有什么必然联系。所以在这里分开回答下吧。

1:有没有捷径可以在别人都7-9年升到产品总监的时候,我3-5年成长成为产品总监?

有捷径,只是通常不是我们自己能够掌控的。要达到这种效果,一般是有极佳的天赋+极佳的成长空间。天赋这个包括对产品和用户的敏感度、强大的逻辑能力以及对项目的自控和把握能力;成长空间包括特别好的机缘,能够在一个公司里飞速成长,比如加入三年前的滴滴,或者四年前的头条,可是大部分人都不会愿意在那个时间点去的。
很难说这两个因素哪个更难,都的确太难把握了。
我有幸作为产品合伙人创业过一次,也到准B轮了,投资方也是国内外顶级的,可是公司没有成长起来,我自然也没有成长起来。title虽然是产品总监,但我见过一些其他的产品总监后,就不太好意思自称是产品总监了。
换个场景,如果去大公司,你就要跟更多天赋跟你差不多或者比你好的人竞争了,可能性是有,一样很低。
总结下来,硬要说有捷径的话,就是特别聪明以及特别走运吧。

2: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会使自己更优秀,要不那些中国互联网人为啥老去硅谷呢?怎么快速鉴别你的上司是一个有干货的人?

每个人的认知边界都是很有限的,一定要记清楚这个。当我们刚入门的时候,我们是难以理解中高阶产品经理的许多思路的;在我们已经是中高阶后,我们也无法很好地把握产品副总裁的想法。
所以不要妄图确认说对方到底有多少料、到底水平如何,他可以跟你讲很多你没听过没想过的事情,可是你没法判断是对是错啊。
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呢?基于我们自己的认知去看对方,看他是否能完全能把握我们已经掌握的东西,在我们讲我们的工作内容、在我们表达的时候他是否能理解,是否至少达到了我们的水平层次。接下来,看他能否有洞见,
能够发现我们的问题,这个很关键。能发现我们的问题,不管是工作中的、认知中的还是各种细节里的,都证明他在认知上比我们要强。
就像我有个朋友面完我们leader之后,觉得她能力比自己强,理由就是:不光能够一遍就理解我讲的逻辑,而且能够帮我梳理我的逻辑并且指出其中的小错误。

3:鉴定了他有干货的前提下,你怎么觉得那个方面可以向他学习,他是否能教会你他的长处?态度上是否愿意交(教)?

这种职场的小九九还是不要有吧。你看世界、看别人都是警惕性很重的,那别人看你也会是警惕性很重的。从你关心的问题看来,心态还是过于狭隘了,先修炼修炼内心吧。
另外,高手们就算不愿意教你,你不也可以天天能耳濡目染嘛?文档可以看,项目可以跟,开会也能旁听啊。武功看会了,有成长了,职场上总会是有康庄大道的,不会总拴在一棵树上的。
天天担心别人不教你,这样的人,总感觉未来也天天担心别人偷学武功的……

 

黄涛 编辑于2017-10-20

填坑回答一下这个已经在我草稿箱里躺了两年的问题。过去两年里,又面试了近百人。中间我自己看机会加上八月换工作,不同公司不同级别也见了二三十。今天就来聊聊面试时应该如何考察面试官。
如何判断面试官的水平,是个值得每个求职者多思考的问题。应聘本身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抱着对目标公司的浪漫化想法,面试中只知道一味展示自己并不可取。尤其在面对有可能是未来直线上司的面试官时,更需要把握机会辨别,让自己在下一步做选择时有足够的决策依据。
另一方面,如果某个应聘者在面试过程中,能够有意识、有技巧地对目标公司和面试官进行考察,在我这儿是很大的加分项——把自己摆在和应聘公司平等的位置上,是一种自信的表现;有考察面试官的意识,体现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自驱力;对面试官提出好的问题,说明善于沟通、有系统性和深入的思考。

言归正传,我们从「坏的信号」「好的信号」「主动提问」三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坏的信号:面试中你不希望遇到的事

对人才不尊重

把礼仪和道德放在一边不谈,从目的和结果倒推,面试是一个识别人才、建立全面评估、权衡匹配度、吸引人才的过程。高水平的面试官,在完成了前三个步骤后,针对合格的人选,很多时候会进行适当的吸引。从一开始就在态度上表现出不尊重,非常不利于在遇到合适人选时展开后续的吸引和沟通跟进,其实很不理智。即使经过面试发现不合格,对候选人不尊重也不会带来任何好处。
哪怕是行业翘楚、业绩领军的公司,如果招聘时摆出一种高高在上、只有我挑你没有你挑我的态度,也只说明这个公司/部门在用人方面不会重视个体的能力和产出,入职后你可能只被当成一枚螺丝钉。这样的机会不值得珍惜,这样的面试态度只能说明面试官狭隘短视。行业的大规律是,越成功,越能保持成功、重复成功的公司,对人才越尊重。
顺便一提,取决于不同公司面试的流程,面试官之间会存在分工,吸引人才通常只发生在比较靠后的轮次。

脑筋急转弯/应变类问题

很多广泛传播的面试宝典里会出现各类脑筋急转弯和依靠快速应变的问题,但真正使用这类问题的面试官,可能水平不高。
面试是系统性的考察和评估,这类问题无助于获知候选人的真实能力水平。不过现在除非在很不靠谱的公司,一般不会遇到这类题目,就不做过多展开了。

执着于在面试过程中纠正你的「错误」

当候选人做出不符合面试官预期的回答时,如果得到的反馈是直接的否定,并且面试官还好心告诉你,甚至强求你接受他/她认为正确的做法,这可能不是一个好的面试官。因为面试不包含「指导」和「教育」的目的。当面试官通过提问和追问了解到候选人的判断和思考过程后,无论结论候选人给出的回答是对或错,评估能力的任务都已经完成了,此时进入下一个考察点比继续纠缠效率更高。
对于面试官,候选人给出不符合预期的回答时,追问原因、就不同可能性展开讨论、对明显不合理的回答不置可否,这些都是可取的做法。

好的信号:面试中哪些东西可能表明你遇到一个好的面试官

给你提问的机会

面试毕竟是一项主要由面试官主导的活动,有时面试官问完所有问题说句谢谢站起来就走了,应聘者也没什么能做的。所以是否给你提问的机会,通常由面试官决定。那么主动让你提问,允许你提多个问题,并且愿意做出具体、坦诚的回答,很可能说明这个面试官在日常工作中是一个愿意对下属进行指导、有耐心、能够坦诚沟通的上司。
当然,提什么样的问题也很重要,我会在后文说明。

你得到机会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

很多人都有过面试结束后觉得没有展现出自己的实力,能力最强的方面没有涉及,或者最自豪的项目和成果没有被提到的经历。如果是因为事先没有认真梳理自身的优缺点、总结从业经历,那自然可以避免。但是更多时候这并不赖你,因为主导面试的是面试官。
面试的目的之一是对候选人做出全面评估,这要求面试官通过适当的提问和引导,从候选人身上找亮点,识别候选人最擅长做的事和能力的上限(也要定位到候选人的主要短板)。能否做好这件事,是面试官自身能力和面试技巧的体现。

你在面试过程中有学习和收获

这里说的学习和收获,不是指面试官会在面试过程中教你什么,大家也不要抱这种预期。学习和收获更有可能来自面试官启发式的提问,来自开放性问题中面试官选择追问的角度,来自面试官对你讲的内容做出反馈时展现的思考方式。
你可以对比下,面对相同的问题,你和面试官在理解与定义问题、拆解问题、方法论选取上有哪些不同的思路和角度。如果这里面存在拓展了你的思路、对你有所启发、促使你更深入思考的东西,那么毫无疑问你面前的面试官在某些方面是胜过你的。

主动提问:哪些问题能帮助你考察面试官和目标公司,真正有助于你做职业选择

不要拿适合问 HR 的问题来问专业面试官

珍惜提问的机会,该问 HR 的东西,比如公司有没有落户政策、薪资绩效框架是什么、加班有没有补贴年假多少天等。何况专业面试官也不一定能回答,请耐心等到和 HR 沟通时再提出来。

问自己真正关心的问题

我不会给出如何提问的具体的例子,也希望大家不要使用一些网上看来的通用的问题和所谓的好问题。提一些看似高深、尖锐的问题来考验面试官,一般没什么意义,还容易产生负效果。如果关心业务就问业务,关心团队就问团队,关心个人成长就问培养机制。
「真正关心」的一种意思是你花时间认真思考过。提问的时候要注意,不要问能用是和否回答的问题,不要问对方做过什么,要问为什么,问思路、机制、方法论,并且适当追问。因为你除了获得回答,还希望辨别面试官的水平。这和面试官向候选人提问时的道理是相通的。
「真正关心」的另一种意思是对于目标公司和业务,你特别想知道的真实情况。在业务上面试官可能会对还没签劳动合同的你有所保留,但是在公司理念、团队现状等方面,好的面试官通常会十分坦诚。好的面试官,对于公司的使命和挑战、自己团队和其他团队的工作内容、你正在面试的职位的职责和要求,都应该非常了解,不会给你一种这个人到底清楚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他是不是才来这个公司的感觉。

一场面试下来,总会有很多线索,告诉你面试官是不是靠谱,他/她的水平如何。希望我上面给出的方法,有足够的实操性,可以真的帮助大家未来面试时,在顺利展示自己的能力之外,也能对面试官和目标公司做出准确有效的判断。

=-=-=-=-=
欢迎关注我维护的收藏夹「产品经理读什么」,会尽量收录有一定洞见,延展性思辨性较强的内容。由于知乎收藏夹现在还不能收录站外内容,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好内容,会直接用知乎想法发出来,关注我即可看到。
我目前在大众点评负责社交和内容相关的部分业务。诚招对吃喝玩乐感兴趣(可能没人不感兴趣)的产品经理、运营和数据分析师,可以直接私信我了解职位的详细要求。
我过去回答过的其他产品设计和产品经理相关问题:

没有设计师时,产品经理该如何给产品配色?
「闰秒」会对 IT 行业造成多大影响?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
如何评价知乎的回答排序算法?

 

李三科 编辑于2018-06-21

我:张总,由于我自己的原因,感觉跟公司不太匹配,想撤了…

张总:考虑清楚了吗?

我:考虑清楚了,确实不太适合

张总挠了挠头,过了一会说:你这样,搞得我很想打人

入职这家公司后的第二天,经过一晚上的思考,我还是决定一早过来提出离职。
我这么说估计让张总极其的意外和恼火,所以说了「想打人」这样的话;但他的这句话,也让我极其的意外,很难想象一个市值快200亿公司的事业部产品负责人,竟然会这么说话……
张总喊我去一个会议室,说聊聊吧:

张总:说说怎么考虑的 ?

我:其实主要是跟XX(资深产品经理)的产品理念不太合,考虑到以后要长久的相处,如果不认可的话,还是早点结束比较好….

张总:具体说说

我:她跟我说产品原型做出来之后,不用跟技术,研发,测试讨论,产品经理是高于其他岗位的,我们直接做,他们负责实现就好了……

张总:这个有啥问题呢?

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产品理念,没有对错,只是我自己不认可而已….

想到还是要给这位资深经理留一些余地,一些其他我不认可的地方,还是不要讲太多了,毕竟她跟张总是从上家公司一起过来的,而且我也只是才相处了一天,也不一定对,考虑到应该是没法换到别的产品线,长久的相处不舒服的话,还是离开吧。
张总试图说服我:

你知道为了你这个名额,我给副总说了多少好话?

你知道你这么短的时间就走,会给你的职业履历很摸黑的,别人肯定会问你的,知道吗?

咱们公司也有自己的制度,岂能是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吗?

我还是决议要走,张总直接说:

你想找下一家,得要离职证明啊,你这样我是没法给你开的…..

你知道的大公司的产品总监我都认识的,届时你换工作,别人一打听,你来我这一天,就走,肯定是有问题的,你后面还怎么找工作呢?

…….

听张总讲完这些,走出会议室,顺着楼梯走出大厦,在楼下走了很久,我怎么都没想到,这都什么年代了,在互联网领域,还有人拿一些制度来卡人,仗着自己认识人多,用这样的方式来留人…..
真的是给我开了眼界! 想到如果留下的话,那往后的日子不开心的工作多没劲,就走上楼,收拾了下东西,离开了。

后来通过电话里,看到了我还是执意要走,张总期望把他和那位经理的损失降低到最小,按照他们交代的跟人事谈,然后会答应给我上家公司的离职证明。 后来一切都办完,那份上家公司的离职证明,至今还在张总那里……

当然这里头自己的原因也是很大的,做的功课不够多,面试的时候,没有判断好;后来我回想这个面试的过程:

资深经理希望我可以能够稳定一些,在公司多待一段时间,别像上周入职的一个产品经理一样,待了两天说家里有事,然后就不来了。

当时也注意到了这个点,但就是没太往心里去。和我同天入职她名下的另外一个产品经理,在干了两个月之后,也走了。后来串起来想想才发现,如果一个Leader招的人老是待不长就想走,那么这个Leader一定是有问题的;

这件事情,对我触动挺大的,可能也是因为真的被恶心到了,当然他们两位可能也会觉得我和之前待了两天的产品经理一样的不靠谱。但这没法改变他们俩在我心目中「水平最低」产品经理的评判标准。

后来我越发觉得产品经理的「判断力」是非常的重要,为了避免在往后的职业生涯中,避免再遇到类似这样的恶心自己,恶心别人的事情出现,梳理了一套自己的判断一位产品经理(产品总监)水平的思路:

1、具备起码的「社交礼」

水平低:

– 自己有水喝,跟你干聊一点不觉得有什么问题的人
– 经常打断你说话,强加自己观点给你,通过否定你来提升自我存在感,不断吹牛逼的人
– 面试结束前不给你提问机会的人

水平高:

– 能够耐心的听你讲完,并且询问为什么要这么做的人
– 对于你的观点,不否定,但会提出自己不同想法,并谦虚的表达自己其实也不一定对的人,同时会有技巧的激发你对一些问题的思考
– 能够给你预留充足时间来提问的人

2、过硬的专业能力

水平低:

– 觉得产品经理基本技能不重要,强调战略思维,但不说具体怎么提升「战略思维」的人
– 对于当前行业的理解不够深入,他所看到的「行业问题」与媒体上的内容差别不大
– 做事情没有自己的方法论;中高级产品经理对于产品经理的规范流程不了解,并不屑于掌握。产品总监级别的人,没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理论,还在跟你谈硅谷公司或媒体上优秀公司的方法论。

水平高:

– 认可产品经理的基本技能的重要性,并结合你的现状,给出靠谱可行提升方法的人
– 对于行业的理解,有你在媒体上看不到的观点,对于行业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这些都是从用户,到一线采集到的
– 中高级产品经理认可「产品经理方法论」和「产品经理思维」的重要性,即使不具备也会谦虚的表达在努力学习;产品总监有一套自己被验证过,或者踩过很多坑之后提炼的靠谱方法论。

3、正确的价值观和清晰的自我职业规划

水平低:

– 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相悖,体现在在意收入,公司高管的背景,社会资源等,看中公司能够为自己提供什么福利上。
– 当问到自己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时,并没有太多想法,典型代表就是的回答就是:把现在的现状维持好就很不错了。
– 问到您对于我过来要做的事情是怎么安排的,未来的成长路线是怎么规划的时候,只说职级的变化,不说需要具备的具体能力和时间线的人

水平高:

– 看中成长,明确告知自己可以公司提供的价值,并表达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提升
– 对于自己未来想做什么事情,达到什么目标,有清晰的规划,有合理的时间线和方法,并在践行努力。
– 对于你过来之后,有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和阶段目标,并能合理拆解,找到重点项。

以上,是我判断的三个标准。
其他一些小细节,也会来进一步佐证:
1、朋友圈负能量满满,抱怨社会,批评体制的人
2、面试时承诺可以的事情,发offer时说要延期,或者可能不行的人
3、找认识的朋友打听完,口碑不好的人
….
这些都会直接拉黑的。

当然那些产品这行里,做出突出事情,明星项目的人,或者高于这个年纪/工龄所获得的职级、财富的人,也是很加分的。

猜你可能会需要:

面试的时候,如何自我介绍?
面试产品经理需要注意什么?
一个产品面试官的套路都有哪些?
Offer太多,如何判断一个公司值不值得去?

评论区有一位热心的网友Anastasia,她的评论非常的客观,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应对试用期「离职」麻烦的办法,我已做了加精推荐,大家可以看看。

另外我的职业生涯里头,就这么一档子事,绝大多数公司的老大和HR都还比较不错的,希望不要误导了大家。

 

大城小胖 编辑于 2017-10-21

最近一直在给公司密集的面试产品经理,面试过程中也遇到过一些问题,从进入互金产品行业以来,来来回回也面试了100多位产品经理了,正好最近有点时间,综合了一下自己的反思以及HR的反馈,和大家分享分享我的体会,希望能对金三银四求职季的各位有所帮助。

1.开门见山,如何吸引面试官

出于对面试者的尊重,我都是希望HR把面试者的简历提前发给我,这样我就有时间看下他的简历信息,而不是拿了简历什么都不知道就去面试,一般简历看完我就知道这个产品经理的定位以及水准怎样了,有些我觉得还不错的产品经理我会去看他做的PC官网以及下载APP产品下来注册了玩玩,甚至有些产品经理自己做过微信公共号,关注一下看看他写的文章,从一些细节上去了解一个人的基础素质。

在这里顺便多说一句简历的问题,我见过一个产品经理的简历竟然有5张A4纸,正反面打印的10页,洋洋洒洒一堆文字,看的我的确头晕,我还算是比较有耐心的面试官,我竟然都看完了,如果遇到其他没有耐心的面试官怎么办,估计在简历关就被否了,社招了大家不会怎么看你大学以及研究生阶段做了哪些了,除非特别有亮点的,例如和导师做了XX项目拿了国际/国家什么奖了你可以写写,其他都是冗余的。每份工作,每个项目在写简历的时候,你做了什么,成绩怎样(一定要有数据),精炼的表达即可,一般简历能保持在2页就保持在2页,A4纸一张正反面打印即可,把自己核心优势,项目优势讲清楚就行了。简历上面可以适当吹下牛逼,但是不要造假,吹牛逼也要注意度,最后自己难堪圆不了场纷纷钟被秒掉。书写简历我就不展开了,有机会的话我再写文和大家聊聊写简历的问题。

简历是吸引面试官的第一步,和面试官见面以后,不管从自己多年面试经验以及面人的经验来看,一般面试者刚刚和面试官见面后都是比较紧张的,尤其遇到我这张面相老成,不苟言笑的臭脸,面试者八成会更加紧张。为了消除面试者的紧张,我通常的开场白都是我是这边负责产品的,我们今天就业务层面和你聊聊,你先简单的做个自我介绍吧。我尽可能的会通过语言让自己表现的尽量平易近人,面试不是为了装逼,而是能够尽可能通过短短一小时时间了解这人是不是适合本公司,曾经自己出去面试遇到一个出身阿里的HR,全程在产品的交互设计和数据驱动上和我装逼,直接被我怼的无话可说,好好活着不好么,装啥逼呢?

此时大家要注意,自我介绍是消除紧张以及拉进和面试官距离的第一步,你的经历你自己最熟悉,我作为面试官,试图从你的自我介绍中找到你的优势和亮点,找到和这家公司契合的地方,一般好的自我介绍基本就成功了一半。

但是呢,面了这么多产品经理,基本都在和我流水账般的介绍了自己工作经历,没说到自己的优势,甚至一些核心项目的成果都没有说到,我只能返回到他的简历上去找然后询问他,这段时间你在这家公司,你负责了哪些云云。

一般3分钟左右的自我介绍,有人30秒就结束了,你这个太浪费了这么好的一个机会了,一般产品经理面试,你摸不清楚对方想要了解什么,但是你先要把产品经理的核心素质在你自我介绍中展现出来,起码第一步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靠谱的产品经理。
我就拿我自己以前出去面试的自我介绍和大家分享一下吧,括号里面是划重点的:

① 我叫XX,本科毕业于XX大学XX专业(我的专业和计算机相关,因此一般面试官都会默认你有一点编程功底),目前在上海财经大学攻读数量金融专业的硕士学位。(我面试的是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岗位,你能不懂金融嘛,计算机背景+金融背景,起码在专业层面拔下一城)

② 今天我来面试的是贵公司的高级产品经理岗位(起码表达你对你面试岗位的尊重啊,你要明确知道你来干嘛的,很多人面试时候连自己岗位都不熟悉,尽出洋相)。我是管理咨询行业出身(稍微有点层次的人都会知道管理咨询行业这个标签代表什么),X年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经验,在XX公司作为XX产品线的产品负责人,负责XX产品APP,PC,H5以及相关数据后台,资金后台的产品设计,规划和迭代(最精炼的语句概括你负责过哪些领域的产品,展现你的全面性或者你在某个层次的独特优势,比如我互金行业的前端产品和后端产品都亲自操刀过,这就是我的优势),负责核心的项目有XX项目(核心词:有料,的确有些水平的,市场反应很好的),XX项目(核心词:有趣,你做过的好玩有意思的项目,在这儿我会拿我曾经做过的周星驰的《美人鱼》影视金融项目举例,基本面试官都特别感兴趣,毕竟《美人鱼》这部电影大部分都看过,对星爷也是非常熟悉),XX项目(核心词:有种,展现出一个产品经理个性或者特质的,比如你数据驱动型的产品,你通过数据驱动对业务有很大改进等等,一般一共说3个项目即可)。在职期间的数据表现,交易额上升XX%,XX上升XX%(这些基础的KPI每个产品经理应该都清楚吧,把一些数据层面的体现在面试时候说出来)。

③ 业务时候我喜欢阅读和写作,目前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专栏作家,在虎嗅,搜狐,网易等X家平台开有专栏。(通过自己的语言告诉别人你的兴趣爱好,让面试官除了对你工作以外也要有更加丰满的认识。)

④ 希望今天能和您有个愉快的交流!(结束语很重要啊,否则对方怎么知道你结束了,空气突然安静你不觉得很尴尬嘛,和人交流还是需要一点技巧的,虽是客套话,但是面试官心里听着也开心呀。)

当然上面是核心思路,各位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以及经验,对自我介绍进行补充和丰满,尽可能最大化的展现自己的核心优势是什么,而不是简单的流水账般的进行自我介绍。自我介绍是双方博弈第一招,希望你能抓住这个机会,快速建立在面试官心目中的形象。

2.核心能力,不同阶段重点不一样

我对产品经理最看重五项能力,分别是:
I.行业知识/业务认识:互联网金融行业和其他行业有很大的特殊性,并不是说你懂互联网就能做好的,互联网金融归根到底本质上还是金融,资金,资产,风控这些核心业务层多多少少要了解,市场上基本的业务模式有哪些,国家监管的政策怎样的,你当然要知道,否则你作出的产品决策是不接地气的。

II.需求分析/逻辑清晰:这块是每个行业产品经理都应该去精通的地方,如何通过用户调研,用户反馈,数据反馈,竞品调研进行需求挖掘,而不是简单的进行功能叠加。后端产品经理的话,在业务梳理清楚情况下,如何逻辑清晰的将业务反应到产品落地上,那就是要求其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很高了。

III.数据驱动/运营思维:粗放式产品时代,你尽可以拍脑袋决定要做什么,大不了不成功我们重头再来嘛,目前产品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精细化运营相当重要,那么反映到产品层面,如何通过数据驱动产品迭代是每个产品经理避免不了的话题。

IV.产品设计/交互细节:这是产品经理属性决定的,你肯定要知道怎么去做产品设计,否则idea仅仅是idea,不能落地,在做产品设计时候,你是最懂产品规划和用户习惯的,如何达到用户体验层面的最右,如何平衡业务线和用户体验之间的利害关系,如何平衡KPI以及用户交互层面的取舍,都是产品经理要去看的。

V.项目推动/沟通协调:产品经理各大业务线沟通的核心,他的沟通协调能力直接关乎其项目推动的直接结果,在一个产品从0-1过程中,产品避免不了和运营撕逼,和市场撕逼,和老板撕逼,和研发撕逼,那么在撕逼过程中,如何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如何做好产品的优先级分配,如何在研发过程中解决问题等等,这些都是考验产品经理的地方。

以上的5项核心能力,我不会直接去问,会找他做过的项目,抠细节去了解他本人在这些方面的能力,根据不同阶段的产品经理,我对其要求也会不一样:
① 初级产品/产品助理:这个阶段的产品基本上拥有1-2年产品经验,我比较关注其产品设计和项目推动层面的能力,一般来说,在这个阶段的产品,大部分是做着执行层面的任务,我一般看看他以前做过的产品,拿出陆金所的APP问他怎么进行迭代和改进(没办法,陆金所的交互体验在行业内还真的诟病不少),问个登录/注册页面的异常处理,逻辑清晰,思路明确,有产品感知,在项目推动和沟通能力上还算OK基本就没啥问题了。当然也会问到业务层面,数据驱动以及需求分析的,这些如果有亮点的都是加分项,但是这些是需要时间和行业积累的,不是简单的动几下嘴皮子就可以。

:一般是3-5年经验的产品,我会更加关心起需求分析和数据驱动迭代的思维了,也会去了解其对行业对业务的认识,毕竟这个层次的产品,其产品设计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应该是合格了,在此基础上能够进行用户调研,用户反馈,数据反馈,了解用户的核心需求在哪儿,要迭代的点在哪儿,辨别真需求和伪需求就至关重要,一般这个层次的产品就要根据用户需求分析以及数据反馈,找到产品迭代的方向和规划。

③ 高级产品经理/产品总监:一般是5年+以上经验的,最近两周都在面试这个层次的人,可能我目前说这个话题尚浅,但是从个人感悟以及面试经历来看,这个层次的产品,更加聚焦于业务层次,有可能进来直接带一条业务线,那么对行业知识以及业务认识要更加深刻,同时我会更加关注他以前做过的产品的数据和成绩,日交易量,DAU,MAU是怎样一种级别的,负责产品拿过什么奖项么,产品规划是如何制定的。当然对下属的管理思想以及部门间合作沟通的思想也是重点。

因此大家根据自己所在的层次以及要面试岗位的层次,对号入座,把自己优势进行匹配,只要知道自己所在每个层次需要展现怎样的素质,那么无论什么问题都可以很顺畅的解答。

3.带上你引以为傲的产品

每个面试官都知道,面试者说得7分实,3分虚,所以能把你做过的产品带过去给面试官那是最好不过了,简单一点的 ,你把你做的APP直接打开给面试官,当场操作告诉他你做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做了之后又什么数据增加的地方,因为这些是最直观的。

当然如果你有精力的话,你可以做一份PPT(如果你PPT功底不扎实,还是别弄巧成拙了),重点内容是列上我刚刚上文说的有种,有趣,有料的3个项目,每个项目有相应的背景和竞品分析,产品层面的页面是哪些,之后的数据反馈是怎样的,这些是面试大型公司的加分点,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你做了PPT带过去,面试官就会觉得你很用心,顿时好感倍增。每天来面试的有好几拨,天天都是听的,都已经厌烦了,突然有个看的,兴趣点也上来了。

其次,耳听是虚,眼见为实,视觉比听觉更容易征服人,拿出你以前做的东西会更加清楚你的真才实学,PPT展示内容会非常直观展现出你做了什么,你的规划思考以及你的复盘反思,这是每家公司做产品的必经路径呀。你到了新公司,可能做的领域和以前不一样,只要思路和方向是对的,那么面试官就会觉得你有接受重任的能力。

最后呢,在大公司中,PPT和Excel可谓是两大职场哲学,PPT这东西,你要做的很直观,也要不是很直观,怎么理解呢,就是你PPT很直观明显的告诉领导1+1=2,但是也要体现出1+1为什么等于2,你是通过很“严谨的”逻辑推算出来的,Excel更不用说了,你要直观表现,数据分析要Excel吧,什么饼状图,折线图,柱状图需要Excel吧。你在面试时候,能通过PPT把自己的经历梳理清楚,把自己核心优势明显展示,面试官一看,嗯,能力很强,也懂怎么汇报,以后给我省不少力呢,要了。

4.做足功课,带着问题去面试

一般面试尾声时候,面试官会问你,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么?
我一直有个认识:一个人牛逼程度,可以从他问问题的层次感受出来。我希望大家能抓住这样一个环节,一方面能够去了解这家公司,另一方面也让面试官再次了解你的水平。如果不是特别优秀的话,这个环节问题没有问好的话,有可能会前功尽弃。

如果你对这家公司没有做足功课,我建议你问两个问题:
I.目前公司的业务模式能简单介绍一下麽?核心盈利点/核心优势在哪块?

II.如果我进了这家公司,能简单介绍一下我所在事业部/部门兄弟合作部门构成以及部门人员构成么?我将从事哪条产品线/哪个领域的产品工作?您对接下来的产品工作有哪些方面的期待?
起码这两个是你关注的公司以及所在岗位,这是不痛不痒的问问题,面试官一般都会耐心解答,而且基本不会对你任何的加分或者减分项,算是比较中规中矩的问问题。

如果你对这家公司有了一定的功课准备,那就根据你对这家公司的了解和理解提一些问题,比如说:
I.我看了贵公司的官网介绍以及APP,你们核心优势是不是这个,能不能见到和我介绍介绍?
II.我仔细研究了你们的APP以及相关竞品的APP,从我经验上来看,你们亮点在于XXX,不过有几个我个人感觉要改进的有XXX,能和我聊聊产品在这块的产品设计的思想以及未来的迭代规划么?
III.如果你对业务很熟悉,甚至可以聊聊一些行业比较机密的数据,什么转化率呀,逾期率呀,坏账率呀,都可以问问,一般这也是你判定这家公司靠不靠谱的依据嘛,当然在套路满满的社会,面试官说的数据肯定也是有水分的,适当乘以个系数你就知道了。

我遇到的这样一些情况,千万不要发生,真的会给你减分:
I.我没有问题问你。这只能说明你对这份工作没有太大的积极性,如果不是特别优秀,或者特别缺人,基本上是不要的。
II.展现你的小格局。比如问一些很琐碎的,什么你们上下班时间?有加班费么?我其实很傻眼的,很多时候,都会说这些事情你和HR讨论吧,这些问题就不能发offer或者HR面试时候问清楚么?业务部门的人更想知道业务层面的东西,行政层面的才不关心了,反而衬托你这人格局很小。
III.展示你的无知。比如我遇到过的面试者,问我:我觉得你是一名很优秀的产品经理,请问下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我当时一脸懵逼,你来面试高级产品经理的,不是产品助理,怎么问这么弱智的问题,糊弄你一下太容易了,冠冕堂皇的话谁不会说呀,但是我说了有用么?还有产品经理装逼装过了,大谈国家监管下P2P必亡的论断,那你来面试干嘛,无知幼稚。

所以呀,面试时,不是口若悬河、自吹自擂的人才会出线,而是有准备的人会拿到入场券,所以重点在于事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除了答题外,也要准备出题。以上4点,是我最近感悟最深的,希望能够对各位面试途中的产品经理们有所帮助。

- Posted in: Career

- Tags: ,

1 条评论 ,6,891 次阅读

发表评论

  1. 看到此篇文章的同学可以阅读下《学会提问》这本书。合适的场合提出恰当的问题,对于双方都是一种考量,彼此间的相互洞察也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