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荣幸能够跟大家分享,今天主要讲的是一些带干货的内容,会带一些小案例,这些案例都是源于我平时的观察与思考。
我们经常会聊到产品,那么如何定义产品?大家所说的产品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关于这一方面,我主要从产品的定义、做产品的人的定义、关于用户以及世界观建设四个角度来探讨。
其实产品的定义很简单,我们回想一下,企业花费这么多钱招聘一个产品经理,无非就是想做出一款应用、一个工具、一款产品。而产品存在的意义只有一个,那就是创造用户价值。
为什么要创造用户价值?
创造用户价值的目的就是为产品所属企业换取商业价值。所以产品的本质是作为媒介,完成用户和企业之间的价值交换。
这句话稍微有点干,我简单举两个例子来解释一下。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接触到长视频,那长视频用户的价值是什么?
一方面是打发时间,另一方面用户从中获取了愉悦,满足了自己内心的需求等。
用户完成了这样一个价值创造的过程中,他交换了自己的时间和注意力资源。
在看你的视频时,他就不可能去玩别的东西,而这个注意力资源就被企业拿去做广告价值的交换。产品在中间就完成了这样的一个工作。
这个是比较直接的,我们再来看一些双边交易型平台的产品。
比如说外卖平台,用户希望在你的平台上足不出户,就能完成餐饮的消费需求。
那么在这过程中,用户交换的是什么?用户交换的是消费,通过消费满足自己的需求。相应地,平台会拿到抽佣,实现企业的商业价值。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产品首先解决的往往是用户的价值,其次才是企业的价值。
聊到这里,我们对于产品有了一个基本的定义,接下来我们来谈谈产品经理。
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产品经理为什么存在?
按照产品定义,我们可以推出产品经理存在的意义:显然就是为了做出这种带有价值交换的产品。
这里面有几个简单的路径:
我们今天只聊前面两个路径,第三个暂时不讲,也就是重点讲产品和用户。
这里先解释一下用户成本,涉及到两个方面。
第一,产品使用和理解而必须付出的使用成本,这属于产品易用性设计的一部分。
比如说,同一个产品,95后用就比较简单,但对于我们的父母来说,他们用起来就比较费劲,成本就变大了,这也就是产品使用和理解必须要付出的成本。
第二,产品使用过程中,为了获得其全部价值而付出的额外成本,这属于商业模式设计的一部分。
今天,我们主要探讨的是第一个方面的内容。
产品很多时候都在解决用户使用成本的问题,其实我们可以发现有时候明明用户有这方面的需求,但是他就是不用,这是为什么?
其实是你的产品使用起来过于复杂,理解所需花费的时间成本太大。
举个例子,设计一款针对于父母的打车软件,我们先假定父母的年龄范围在五六十,他们使用手机时,需要用大字号。
那么该怎么设计这款产品?
当你做这一款产品时,你会想着怎么去解决打车问题,脑子里就会呈现很多交互画面了。又或者说,我们干脆不做交互,直接帮他们把电话号码存下来,那又需要考虑该怎么存。
这里面就涉及到很多用户成本的问题。
所以,在产品经理设计产品的过程中,最需要思考的便是以下两部分:
第一,何谓用户需求?即哪个才是用户面临的真正问题。
第二,怎么设计出可用、易用、好用的产品?即如何降低第一种成本——产品使用和理解而必须付出的使用成本。
其实,关于需求,相信大家在入行前就经常能够听到这个词,在很多的产品经理文章中,普遍能够看到用户需求这个概念。
但很多时候,我们对于用户需求的理解是不到位的。
俞军老师说过:用户不是人,是需求的集合。
这句话对我多年工作,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举个例子,微信的产品迭代,就是根据用户需求一点点迭代出来的。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第一版微信长什么样。在微信的产品迭代更新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历史版本,里面其实也有很多有意思的功能,但是在今天我们都找不到了。
基于此,我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下面举几个例子,来回答这几个问题。
出行产品是怎么一步一步地进行品类扩展的?
就出行产品而言,企业是从价格比较低廉的车型起步,最后才是豪华车。这是基于绝大部分用户的需求出发,大家普遍选择价格较为低廉的车型,只有偶尔几次才会选择像专车这种比较豪华的车型。
回到微信上,最初微信的定位功能是即时通信,没有朋友圈,没有摇一摇,也没有今天的短视频。
那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做这些功能呢?其实是基于当时的用户需求的集合。当时的公交车站上贴着一个大大的横幅,三十兆一万条语音短信。可见,当时用户的共同需求是通信功能,而微信就是从这里起步的。
因此,用户是因为需求而集合,而做产品也需要首先寻找到那些大的共同需求,才能通过一个产品而解决通用大需求背后集合的用户问题,进而收获多量的用户。
我们随便翻看一款工具产品,我们来看看它是如何迭代的?
打开一款产品的界面,可以发现它的主功能占据了大部分。主功能覆盖是最核心也是最广大的需求,背后集合的用户也是最多的。
还有其他衍生功能,比如天气软件,你会发现它逐渐的包括了温度走势、穿衣提醒、空气质量、异地天气、尾号限行、社区服务、风景实景、视频和咨询等等。
那么,对于产品经理而言,难题就变成了两个问题:
目前,很少有机会能够让我们从0到1去做一个产品,而对于从1到∞,是许多互联网大厂在做的事情。
但其实,怎么去识别用户的需求,把更多的用户集合起来,并没有一劳永逸的通用解法或方法论,没有那种一招鲜的大招可学,至少我不知道。
没有大招,其实还是有一些基本的逻辑可循,那接下来分享一些基本的逻辑。
在过去四年的时间里,我面试过很多产品经理,也带过一两百人。在这里面,我发现了一个现象。
你对这个世界有多了解,你见过多少东西,你的认知可能决定了你去做用户场景的时候,你脑子里会有多少用户场景模型。
我们每个人都活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但其实我们不自知。比如你想做一款O2O的产品时,你去过你没有去过的城市调研过吗?你一直在大城市生长,去过一些小城市了解过吗?
所以,这个很重要。
下面举几个例子,你能想象巴西的网约车司乘脑中对安全的第一理解是“防止被抢劫”吗?
我们提到安全,第一反应是不要出现交通事故。但其实在他们国家的认知就是这样的。
这个其实还是比较大的方面,举一个比较小的例子。
你能想象一个房屋中介,为了一个房屋交易,会为整个单位楼外装电梯吗?
你可以能也很难想象到在一个AI聊天机器人的用户中,有很多用户他不是二次元用户,有一部分竟然是独居老人,他们能跟一个机器人聊一两天甚至是一个月。
当时,我去哔哩哔哩参观拜访的时候,一个老师跟我分享了很多B站的东西。我虽然不是二次元用户,但我也看B站。
当时我非常震惊,有一个词叫做病娇体,而B站会为这些用户提供服务。我相信这样的PM,他是了解这些东西的,那这就是世界的全观。
那该如何建设世界观呢?
首先要了解一个概念,就是幸存者偏差,在我了解的社会心理学中,我认为这个概念是比较重要的,它是制约我们进行用户思考的一个参考。
幸存者偏差(英语:survivorship bias),另译为“生存者偏差 ”,是一种逻辑谬误,选择偏差的一种。过度关注“幸存了某些经历”的人事物,忽略那些没有幸存的(可能因为无法观察到),造成错误的结论。——维基百科
你要见过足够多的产品,足够多的用户,你才能够更加理解你眼中的这个世界。所以一言以蔽之,就是误把自己眼中看到的,自己经历的事情当做世界的全部。
在电影后会无期中,有这样一句话:你连世界都没有观过,哪来的世界观?
只有我们看得足够多了,覆盖的面更广,更多视角去看待世界,我们的认知才会足够多。
那么,观世界,或者说观用户,或者说观用户场景,或者说观潜在需求,有以下几个可供参考的途径:
(1)去大产品团队工作
那里有海量的用户群,有基础,你才能看到更多的用户。
(2)多看用户bad case
如搜索产品的负向用户反馈DSAT、用户社群的反馈、客服听音。你看得多了,你就会有一种“恍然大明白”的感觉,会不自觉地发出“哇哦,我们的用户竟然是这样想的,还有这样的事情!”
(3)多读书
有一句话“读书或旅游,要么身体、要么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读一些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方面的书,这些书就是世界观的理论合集,如果自己段位高了,读一些文史哲方面的书,更深刻地理解这个世界。
(4)勤思考
胡适曾将”学原于思“作为座右铭,世界观的建设不是一个纯输入的过程,而是一个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思考过程。
(5)重实践
不做纸上谈兵者,脚底沾泥,接地气真实解决实际问题,从实践里提升认知。
最后就坚持下去,定有所获。所以在这里祝福大家。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理性思考的工具,这个很多人都在用。它包含了三个步骤。
首先,你得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认知,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因为人都带有极强的主观性,就像前面提到的幸存者偏差。
假设别人跟你发脾气,你会觉得这个人有问题,还是自己有问题?你是做不到绝对客观的,因为沟通是两个人的事情。因此,我们只能够尽自己所能做到客观理性。
其次,是要定一个合理的目标与指标设定。这个很靠你的经验和能力,当然也跟你的自信有关。
最后,是客观理性执行。当我们做出了一个结果时,需要进行反馈。在反馈时,我们要思考自己做对了什么,又做错了什么?尤其是在自己做对的时候,要思考还可以怎样做得更好。
在理性决策上,我举个反例。
这是我在某一次面试中,听到的一个案例:某一个广告位的优化上,使用了一个手段方法,获得了超过20%的相对提升。
针对于这个成果,我提了几个问题:
但很遗憾,这位同学当时并没有答出上面三个问题中的任何一个。
这告诉我们对于某一个项目的结果,我们不应该只是拿着它来讲故事,而是要看看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可以复制的地方,进而去优化。
这个同学在决策过程中用的是大量A/B test,大概同时跑了10-20个,哪个效果最好用哪个,但其实并没有任何的理性思辨。
如果你做得是一些偏O2O的业务性质的产品,你的每一次没做过思辨的A/B test可能对企业和用户都是致命伤,要么A/B的周期长、要么是A/B过程中伤害了用户你都不自知。
所以没有进行理性思辨的结果就是,业务和用户一起为你的错误决策埋单。
再举个理性思辨的案例,思考一款打车软件需要考量多少个边?
比如在高峰时期,因为供不应求,乘客打不到车。这时候该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远处的司机拉过来,扩大一下接单半径。这个策略一上,成交率就上来了,乘客的体验也相应得到了提升。
但你会发现一个问题,乘客等待的时间就变长了。远处的司机来接乘客,司机也很痛苦,接驾时间变长了,可能比去送他的时间还长。这样一来,司机的体验就会变差,收入感知也下降了。
我们可以发现,这两个问题是相互制约的。当我们去考虑一个双边市场交易时,正向来看,我们考虑的是供需比,只要我们把供需比提高了,成交率也能够提高。
但是会有一个问题,它很影响乘客的体验,同时也间接影响了留存,留存也影响了需求规模。所以,不能无限地扩大供需比。
这里又涉及到管控问题,有些司机会挑单。这样一来,是管还是不管?在管控过程中,很可能误伤了司机,导致供需比下降,从而影响留存。
所以这张图就是说明为什么理性思辨很重要。
在这个理性的世界里,我们很多时候需要进行非常多的价值判断,我们要把“边”拆得很清楚。
有些产品经理在做指标设计时,会把单边用户体验做到最佳,其他边就不管了,其实这样是不对的。
比如:
兼听则明,全面客观,多边权衡,规避“幸存者偏差”。
逻辑的世界其实是比较客观、理性的,可以通过不断进行拆解,进行判断的。但这足够了吗?
有时候感性的力量比理性方面还要强大,从下面两个单词来展开。
第一个是Moment,第二个是Momentum 。
什么是Moment?当我们以崩溃的心态思考一个问题时,就会把问题无限放大。
当我们用静态视角去看Moment当下的事情时,你看到的一切都是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看到的都是bad news大于good news。
那什么是Momentum ?它是看趋势,看未来,你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
在图中最右边,它是一个波浪线,代表着一个走势,可能是历史趋势。在最右边,我画了两条虚线,这是什么意思?
它代表着一个未来的趋势,你可能会向上看,也可能向下看。
很多人问我怎么看?其实我想说,很多时候,如果你自己已经放弃了,那这个事情基本上已经结束了。
所以我宁愿称“Momentum”为“理想主义,相信什么,做出来的便是什么。
我举个例子,当时我们正在做新房直播产品时,这是一个小产品,当时大家都说不要做了,这个产品没有意义,并且它的指标也很差,数据特别烂,还用了两个PM。
当我们认为一件事情是有价值的时候,它一定会被做成的,只是时间的问题,那一定能做成的事情为什么不是你做成呢?
当时我们团队没有人系统地做过直播产品,人手也比较紧张。因此我会面临着一个决策问题:是继续做还是砍掉?
我当时做了一个简单的理性分析,但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件事情是有意义的。看房决策本身是一个信息消耗的过程,你需要了解很多信息才能够决策是否购买。
所以,我们基于这些简单的用户认知,做了一些用户分析。
直觉直播有很大价值,那么是我们没做明白,还是用户不需要?
最终判断这个东西有价值,并进行了改版,改版后,所有指标都翻倍,用户满意度和业务反馈都正向,逐步成长为一款大产品。
所以,这就是感性的力量,你相信这个事情有价值的时候,你就会为这件事情去付出你很大的努力。
因此有些时候是因为一些你的热爱,然后这件事情的价值就会被你无限得放大。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做一个务实的理想主义者,把感性与理性结合起来一起用。
原文:https://www.woshipm.com/kol/5054329.html
既然来了,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