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的交互

01 背景

写这篇文章标题的时候,我挺犹豫要不要把“事件”这个字眼带上,因为我不想过早去定义这个词语,本篇文章中的事件,我希望定义为或大或小的每日每月每年发生之事,或琐屑或意义非凡,小到买一根葱,大到一笔生意,这些都是我想要包括的。

最近的设计涉及到了两个领域,一个是现场服务管理(Field Service Management),一个是销售管理(Sales Management)相关的应用,两个领域的共同之处是,里面包含了各种各样的事件,包括一个员工一天的工作,包括一个潜在需要联系的客户机会,同时我发现设计这些事件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简单,我广泛看了很多与任务,日程管理相关的应用,发现不同类型的事件,它们的管理方式,标记方式,记录方式都不同,而“事件”这个概念比我想象中更为广泛,只是以不同的概念存在着,因而让我产生了总结这些大小颗粒度的“事件”的想法,希望探讨其中的规律,以备不时之需。
 

02 事件类别与特点

从典型的事件管理软件中,包括销售管理软件,备忘录,现场服务管理,日历,任务管理,项目管理,我以时间为维度,归类出了几种“事件”的类别。

Fig 1 事件类型对比
 

1) 事件(Event)

在对比看来,事件是比较小颗粒度的存在,可能是一次会议,也可能是一次午餐。

a) 标记一个事件为完成


Fig 2 标记一个事件为完成
 
 

Fig 3 Google Calendar标记事件为完成

如何标记一个事件为完成?什么时候需要标记什么时候不需要? 我们可以看到在google日历里面,上图的左边是一个事件,右边是一个备忘,可以看到左边的事件里面是没有事件完成的标记按钮的,而右边的却有。为什么呢?我可以想到的一个解释就是,对于一个时事件,已经拥有了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系统可能并不需要手动标记就可以知晓这个事件什么时候结束。对于备忘则不然,首先用户定义备忘的时候,由于备忘可能大多是短时间的快速事件,所以可能没有明确结束时间,如果不能手动标记完成,就可能会造成备忘录事件堆积。
 

b) 是什么让事件成为事件?


Fig 4事件的要素(包含地址,描述,人物)
 

Fig 5 Google Calendar(左)与IOS Reminder(右)事件要素对比

事件和备忘的区别在哪里?事件一般有着明确的事件地点人物,相关链接,甚至可以在事件中定义备忘提醒,而一旦这些要素定义好了,我们便可能可以将其定义为一个事件。我觉得事件和备忘这两个是相对的概念,一个完整,一个轻量,如果在app里面两个概念都包括了,向用户传递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运用。

2) 任务(Task)

为了更好区分概念,我将task定义为给自己的任务,这个任务是否完成是我可以定义的,比如一次购物任务。

a) 任务的起点与终点


Fig 6 标注任务完成

Fig 7 Asana(左) & Salesmate(右)任务标记

比较容易想到的是用checkbox来标记,事件的完成。但根据事件的重要度不同,也可以有不同的标记方式,比如在图中salesmate,标记的时候需要填写原因,salesmate是用来进行产品销售,联系客户的,所以可能填写原因可以帮助以后回退与追踪同一个客户。

b) 角色与任务


Fig 8 任务中的角色
 
如果任务中涉及多个角色,任务流可能就不只分配某个角色了,还可能要考虑到,这个任务完成之后,是否要进行多个角色的流转,那么这样对应是否要有后台角色的配置?是否要配置角色的增删查改等权限?这些可能都是可以考虑的。

Fig 9 Jobber角色与任务

3) 工作(Job)

我将工作定义成比任务更加复杂一点的存在,工作可以说是涉及到多个角色的任务,也可能涉及到分配,时间管理等概念。比如大项目里面的某一项工作。

a) 工作会包含任务


Fig 10 工作包含任务

在一些设计中,工作里面会有任务的清单,可以一条一条标记完成,是否要有这个任务的清单,我觉得也是看这个‘工作’是怎么被定义的,如果是比较长时间跨度的工作,可能就需要更小粒度的任务进行追踪。

Fig 11 ServiceM8(左)和Microsoft Planner(右)工作中包含任务

b) 标记工作的方式更多维度


Fig 12 用时间来记录任务

可以用时间来标记工作,但这也取决于,这个时间记录具体用来做什么有何意义?我所了解其中的一个用途是,帮助记录雇员的工作时间,这个时间可以用来统计工资。
 

Fig 13 GorillaDesk(左)和Jobber(右)用时间标记任务

4) 目标(Goal)


Fig 14 目标的标记进度

目标更多的是指想要达成的里程碑,可以是一个项目的最终目标,,也可以是某个生活中某个喝水的习惯。

a) 重复目标与单目标

在google日历中的目标,被定义成某个可以改变个人行为的目标,比如跑步,喝水等。这样的目标由于跟习惯养成相关,所以是有节奏的,建议重复出现,督促你完成的,被分散成一个个小目标。对应的另一个概念就是一次性的目标,比如某个项目的里程碑。

Fig 15 Google Calendar(左)和Jobber(右)中的重复任务

b) 标注目标的完成


Fig 16 目标标记完成,滑动或者点击
 
标记目标的完成的交互我觉得是值得去探究的,比如是否允许标记已经过去的目标?是否允许标记未来的任务来完成?过去,现在,未来的目标是否应该有什么关联,来帮助你衡量整体的目标完成程度?现在标记的目标对于未来的目标是否会有什么影响?这种稍微带点时间穿越感的操作,让我想起最近玩的一个rusty lake的密室逃脱游戏?里面有一个场景是把种子种下,然后去冬天场景收获,这样穿越的感觉有些相似。一共有春夏秋冬四个密室,我们猜想钥匙在花里面,但要怎么拿呢?答案是我可以回去春天种种子,然后去冬天的场景,跨越了时间,花也结果了,在那个时候收获钥匙。
 

Fig 17 Rusty Lake密室逃脱游戏场景

Fig 18 Productive App(左)和Google Calendar(右)标注目标的完成

c) 形成连续的感觉


Fig 19 目标完成的连续感
 
目标既然是激励而存在的,设计时候有时候要考虑的一个点就是连续感。最好有个月度或者周的可视化记录,便于一览目标完成的情况。

Fig 20 Productive(左)和Google Calendar(右)记录连续的习惯

5) 机会(Opportunity)

机会这个概念在crm软件里面挺常见,是指某个潜在客户或者潜在的某一个商业机会,那么为了达成这个机会,中间需要不懈努力的沟通,所以为了达成一个机会,中间可能会包含无数次的打电话,发邮件,会议,这些可以是事件或者任务。

a) 机会通常有不同的状态

 

Fig 21 机会与状态

与事件相比,机会包含了很多的不确定性,机会是否成功,是否有进一步沟通的可能,因此记录机会不仅仅是完成与结束,更重要的是记录机会的状态,而这个状态最好跟业务有关联,才能帮助更好的记录。那么让我想到的另外一个考虑点就是,也许不同的业务,对于状态的定义不同,所以一套状态还不一定使用于不同的业务,可能需要提供定制。平衡定制与预先定义的关系,我觉得还是挺重要,定制固然好,但是过多的定制又会带来产品使用的复杂度。


Fig 22 Salesforce App机会与状态

b) 机会包含了各种事件


Fig 23 机会与事件包含
 
当拥有了一个机会之后,我们需要进行不同的活动去抓住这个机会,打电话,发邮件,安排会面,所以机会中包含了大大小小的事件。可能这是为什么很多机会的详情页面里面,都包含了不同的事件,按照时间线进行记录。

Fig 24 Tubular(左),Zendesk Sell(中)和Hubspot(右)机会与事件

6) 项目(Project)

项目指的是会长期持续某个时间段的事件。

a) 为什么不直接把项目标记完成


Fig 25 项目的状态标记

在开始与结束的中间,会发生很多事情,例如项目终止,项目搁置,项目超前完成等,所以也许对于机会,项目等时间跨度比较长的类型,都是要包含多个状态。

Fig 26 Asana App项目的不同状态

b) 项目的状态,任务的状态


Fig 27 项目与任务的状态标记

当然状态也不一定是项目,机会专属的,某些app中定义的‘任务’也可以有自己的状态,比如Microsoft Planner,再次想说,设计或者了解竞品的时候,我尝试把对于各种事件的了解,跟它本身的名字剥离出来,来进行思考。Planner中的任务包含了状态,所以我理解。它更偏向于长时间跨度的项目记录。

Fig 28 Microsoft Planner中的状态

03 我的一些感想

1) 或大或小的事件,存在于从小到大的系统中
2) 他们可以互相转化,取决于用户的需要
3) 事件,活动,任务?叫什么不要紧,但需要从用户本身的行为出发来定义事件

04 小结

如果说每天都有在发生的事情,app产生的意义也许就是帮我们去处理或者管控这些事件吧?如果假设今天是一个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的日子,天很蓝,冰箱很满,我不需要去购物,不需要联系客户,不需要去跑步,我只想看着天花板,那么也许我就不会需要任何app甚至手机了吧。那么一旦事情发生了,我们便开始打开手机来应对,这个角度看,app又何尝不能定义成,发生着事件化学反应的容器呢?
 
标题的灵感来源于最近想看的一部英剧,一切伟大而渺小。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y9g5xKmhn8-2UsgrjabZXQ

- Posted in: Columns

- Tags:

0 条评论 ,1,325 次阅读

发表评论

  1. 既然来了,说些什么?

Top